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出现逆差 专家称可比性较弱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7日11:38  东莞时报

  教育部近日在北京召开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据了解,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660万人,比2010年增加约30万。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强调,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与此同时,著名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份名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本科毕业生就业跟踪分析》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本科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后实际月收入还不如该地区农民工的月收入高,而众多三方教育机构则认为,不仅仅在长三角地带,泛珠三角区域、陕甘宁区域等许多地方都有类似情况出现。

  十年寒窗之后,好不容易拿着大学毕业证走出校园后,才发现自己的起薪还不如一个农民工,现在的大学文凭真的不值钱了?大学生与农民工起薪差距日渐缩小,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为此,东莞时报记者采访了国内相关教育专家和就业专家人士以及部分企业的相关人士,寻求答案。

  解答

  工作经验不足导致月薪低于农民工

  工作经验和能力制约其短期发展

  刚毕业大学生月薪低于农民工属正常现象

  工作经验和能力制约其短期发展

  分析人:智通人才(东莞)人才培训中心经理 徐斌

  事实上,在整个招聘圈子里,工作经验和能力始终为敲门砖,而刚刚从象牙塔走出的大学生,在这方面终究处于劣势。

  智通人才(东莞)人才培训中心经理徐斌告诉记者,现实中确实存在应届毕业大学生月薪低于农民工的情况,而且已经是普遍现象。徐经理将目前工作类别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技术性岗位,另一种是职能性岗位。

  一般农民工基本上都做技术性岗位,而大学生基本上是选择了职能性岗位。而根据现实情况,在整个中国现在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求量大于职能性岗位。

  他介绍,在职能性岗位方面,多数大学生存在经验不足、能力欠佳的情况。很多学生在大学里并没有太多工作实践经验,和在外闯荡多年的农民工相比,在能力上是欠缺的。一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认为,从企业角度,员工给企业的贡献与其薪资是成正比的,如果一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不能给企业创造利润,那么凭啥给他高薪呢?

  徐经理同时介绍,企业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需要投入一笔“培训资金”,用于对应届大学生的职场培养和训练,而一旦大学生学会相关技能后,又有跳槽的可能性。于是,部分企业会在初期降低大学生的月薪,以后逐年上调。

  相反,招聘农民工却可以快速创造利益,他们有多年闯荡出来的工作经验、上手能力快速,一旦企业招入马上可以派上用场,薪水也就跟着水涨船高,用工单位不用花成本去培训。

  另外,农民工一般流动性很大,哪里钱多,就往哪里去,用工单位在进人时,就已经做好了对方可能跳槽的思想准备。

  徐经理认为,整个珠三角地区的应届大学生薪酬低于农民工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解答

  劳动市场供求变化为重要因素

  相比之下大学生“遍地都是”

  有能力的技术工太难找 薪酬上涨太正常

  相比之下大学生“遍地都是”

  分析人:旋风装饰公司人力资源部 刘平

  刘平开玩笑说,几日前有佛山一老板开着大奔去劳务市场招工人,都没有招到,“用工短缺也不是广东一个地区,听说浙江、陕西、山东都有,现在技术工都是黄金啊”。

  相比之下,大学由于不断扩招,每年大学毕业季时,直接引发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滞销”。

  一方面,由于缺工,近年来农民工的起薪大幅上扬,平均起薪从700元左右跃升至约1200元;另一方面,由于就业竞争力的下降,大学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多年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1500元上下。

  刘平说,装修行业中木工也好,泥工也好,从来没有见过大学生干这行的,85后的泥工、木工基本上已经绝迹了,“现在干活的,都是老工人,还不好招。”所以,从趋势看,泥工、木工比大学生要紧缺多了,多拿点钱也正常。

  但在大学生方面,现在的企业却有着十分充足的人力选择,这样的市场结构决定了现在农民工薪资不断上涨,而大学生却在薪资议价能力上处于弱势。

  竞争激烈,穿梭于招聘现场寻求工作机会的大学应届毕业生

  粥少僧多,求职者的面试发挥显得尤为重要

  大学生就业困局

  应届大学生月薪与快递工人月薪样本调查分析

  东莞时报记者 刘子瑜 实习生 张佳

  临近年关,应届毕业生们依旧没有闲下来,他们西装革履地穿梭于各大人才市场寻求工作的机会,也许只是一次见习甚至是实习的机会,他们也未曾放弃。在他们面前,起薪1300元的工资已经心满意足。

  同样的人才市场和招聘会中,和大学生形成反差的是一群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农民工。起薪1300元的工作,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甚至有的货运公司开出了起薪2000元的待遇,已然吸引不了几个农民工光顾。

  一个是受到过高等教育,苦读10多年书的学生群体;一个是文化程度不高的外来农民工群体,他们的起薪离奇般的出现了逆差……

  大学生待遇还不如农民工的舆论再次引起了网友对大学毕业生生存空间的讨论,本报选取了两个群体的个例记录他们一天的生活,寻找他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人物:林玲(化名)

  2011年东莞理工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商务英语专业,现在东莞一民营展览企业做文员翻译工作。月平均薪酬1300元。

  1月13日,气温4-9摄氏度,这是东莞进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

  7点20分,林玲的手机响起,一串鸟叫声把房间的人都唤醒了,上铺的女孩翻了个身,继续睡去。林玲起身,打着哆嗦披上外套,匆匆奔到厕所,就着刺骨的冷水开始洗漱。

  距离大学毕业半年时间,林玲还没有经济实力租下一套房子,她和三个女生在单位附近的小区里合租了一个三室一厅,她选了一个大房间的下铺,月租五百元。

  8点10分,其他房间的人还没有动静,林玲已经出门了,和平时一样,她拐到小区门口的面包店,打包了一杯新鲜的热豆浆,接着走到巷子口的一家包子铺买了一个菜包和一个烧卖。一顿早餐两元搞定。“每天如此,有时候会把菜包换成肉包。”

  为了不耽误时间,林玲习惯在路上边走边吃,每天这个时段的鸿福路口,都可以看到上班族一手拿包,一手拿包子,匆匆消失在写字楼前。林玲上班的地点在空旷的城市广场中间,这是东莞市的地标——国际会展中心,她和门口的保安打了个招呼,乘电梯上三楼。会展中心一楼是开放的空地,前天刚举办了一场品牌服饰展销会,人潮散尽留下满地垃圾还未清理。听说展销会上的衣服、鞋子可以打5折,林玲也抽空下楼逛了逛,但发现品牌商品打完折还是很贵,一双百丽的靴子四百多,抵得上林玲一个月的伙食费,逛了一圈下来,林玲什么也没买。

  林玲本科所学专业是商务英语,毕业后就职于一家民营展览企业,每天的工作内容是与海外的参展商和采购商打交道。目前她还在实习期,每月补贴一千三,扣除房租和生活费所剩无几。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大学生 农民工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